中新网8月7日电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高祀仁7月初在接受台湾《中国时报》专访时,纵论了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定位时指出,香港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中占有重要位置。
据香港紫荆杂志报道,高祀仁在专访时就香港回归以来落实“一国两制”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实施CEPA、推动“九加二泛珠合作”,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高祀仁是中央政府驻香港最高层级官员,他在受访时高度肯定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九年来的成效,并强调香港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是内地任何城市都不能替代的,香港未来除了发挥既有优势、加大与内地的合作外,更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经济”含量。
港人享有比港英时期更广泛的民主权利
在评价 “一国两制”实施的成效时,高祀仁指出,回归九年来,香港保持了繁荣、稳定、发展的局面,香港同胞和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越来越有信心,香港正迈向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首先,在“一国”之内“两制”和谐共存,“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全面落实。香港同胞享有比港英时期更为广泛的民主权利。
其次,香港与内地关系更加密切,中央政府采取多项举措支持香港克服亚洲金融;蚐ARS疫情等困难。二○○三年以来,中央政府与特区政府签订并实施“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开放并逐步扩大内地居民以“个人游”方式赴香港旅游,推进粤港、沪港、京港和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允许香港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等等,有效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全面复苏,两地交流合作不断向深层次、宽领域发展。国家“十一五”规划再次重申,继续支持香港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等地位。
第三,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对外联系不断增强。截至今年4月底,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已获得世界136个国家和地区给予免签证入境的待遇,远超过“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的免签证国家数。香港继续保持着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世界上最大的100家银行有四分之三在香港营业,香港的股票市场按市值计算在亚洲排名第二。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和办事处的跨国公司数目超过亚太区其它城市。香港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香港连续十二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吸引外资排名世界第七,城市综合竞争力名列前茅。
内地与香港同属一个国家的紧密关系
在具体谈及中央政府与特区政府签订并实施“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时,高祀仁表示,CEPA最大的特点是制度性、互利性和开放性。
所谓制度性,是指CEPA为两地经济合作开创了一个制度性的安排,是中国国家主体与其单独关税区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是在“一国两制”方针和世贸组织框架内发展内地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制度性创新。所谓互利性,是指CEPA有利于两地经济发展合作互利双赢。所谓开放性,是指CEPA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开放的体系。
香港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中占有重要位置
高祀仁指出,香港在内地对外开放、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发挥着内地与国际市场连接的中介和桥梁作用。香港外国银行多、投资基金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多,是外资进入内地的“集结地”;香港信息非常灵通,是内地了解世界的“观察站”;香港市场规则与国际完全接轨,是内地企业走向世界的“练兵场”;香港与国际市场联系广泛,是内地商品进军海外的“中转站”。
截至2006年4月,内地吸收香港直接投资的企业累计达26万家,实际利用资金2,650亿美元,分别占内地累计总数的45.7%和41.3%。香港是内地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从1985年起,内地取代美国成为香港第一大贸易伙伴。2005年,香港整体货物出口总值22,500亿港元,其中45%出口内地。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内地在坚持“引进来”战略的同时,适时提出了“走出去”战略。根据这一对外开放的新要求,中央也越来越重视香港在内地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此外,高祀仁在回答香港在面临与上海及广州的挑战时,香港该如何保持竞争力的问题时表示,香港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内地任何一个城市都不能替代的,尤其在金融业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香港要保持其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可以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巩固并发挥好香港既有的优势。香港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资金和信息汇聚,货币自由兑换,兼有完善的法律制度、监管机构、高度集中的机构投资者,以及规模庞大和高流动性的资本市场。这些优势内地还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够赶上。
第二,加大与内地在金融领域的合作。香港金融业要积极把握内地经济与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利用 CEPA优势和“十一五”规划带来的机遇,找准新定位,演好新角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来需要有多个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广州等内地城市的发展,对香港而言不是此消彼长的过程,而是一个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果的过程。
第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经济”含量。要充实金融、物流、旅游、工商支持服务等产业的“知识经济”含量,提高其增值能力和竞争力;要尽快在香港本地拓展适合香港具体条件、符合全球产业分工原则并有市场前景的高新科技或高增值的制造业;要创造有利于金融创新的营商环境,使自主创新成为推动香港经济成功转型和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