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7日电 美国《侨报》发表文章说,举世瞩目的中国两会渐入尾声,新鲜的议案仍在不断见诸报端。其实,在民众目光聚焦的会场之外,还有一个虚拟的“两会”,即舆论广场的“两会”——“网络两会”成了今年两会期间的一大亮点,它们不休会、不闭幕,看上去比实体两会更火爆。
文章摘录如下:
与代表委员们相较,媒体和网民对两会话题的讨论,无疑更舒展、更“嚣张”。两会的很多议题往往就是他们牵引的结果,如义务教育期是否该延长到13年、耗资300亿元人民币的中华文化标志城该不该建等,媒体及时曝光,网民激烈论战。
新闻媒体和网络舆论给会场内的议事者以强大压力,由此形成一种压力政治,正以超出人们想象的校正力,迫使代表委员们所议之案反映民意。其所呈现的是不同阶层的民众正在争取自己代表自己,直接参与利益博弈,且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作为一种自由互动的公共表达平台,网络在中国显示出了巨大的作用和潜力。各种不同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一种浩大的声浪,显得恢宏而嘈杂。
网络舆论对参政议政者无疑是无形的压力——两亿多网民注视着他们的一言一行,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言之有物,实事求是,必须经得起民众的检验甚至挑剔。
特别是今年,一些代表委员“炮轰”政府官员、或网民向代表委员“拍砖”的现象明显增多。网民监督委员,委员监督政府,政府监督网民,这种互动形式的循环良性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式民主议政特色,终究是不可忽略的进步现象。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对参加该省两会报道的新闻工作者说,“新闻媒体也是生产力”,这或许是迄今为止政界给予新闻界的最高评价了。它从侧面说明,越来越多开明的官员正在利用媒体和网络征求民意,了解民情,提升执政水准,已走出实质一步。
无独有偶,韩国联合通讯社12日社评“中国两会成了富人和穷人的激战场”,说的就是网民、媒体与代表委员之间就利益分配的互动。尽管不排除危言耸听的成份,但它道出了中国现阶段贫富分化扩大的现实,关键是已经引起了自下而上的重视。
另一种“两会”,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演进过程中正扮演着相当关键的角色。(钟海之)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