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日前,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在东京举行隆重招待会,欢迎第一批中国高中生赴日进行为期一年的留学生活。日本方面期待这批中学生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大使”,与日本高中生进行“心连心”的交流。据悉,日本政府是根据“日中21世纪交流事业”制定的“中国高中生长期访日项目”来实施这一规划的,今后,日本每年将邀请一批中国高中生赴日留学,为他们提供直接了解日本的机会。
对于日本政府推动中日青少年交流的努力,应该予以肯定。至少,日本政府已经深刻地意识到中日两国年轻一代交流的重要性,也反映出日本放眼未来,希望通过这种民间的交流来改善两国关系的强烈愿望,这种认识变化无疑是可喜的。
但另一方面,在日本政府高规格组织、接待的背后,也强烈反衬出一个相对冷清甚至是被遗忘的角落——那就是近10万中国留学生、就业学生在日本严峻的生存状况。
80年代中期中曾根内阁打出“留学生10万人构想”之后,大批的中国留学生以远远超越日本同龄人的激情和勤奋,在这块土地上谱写着青春的旋律。虽然在这其中,也出现过福冈一家灭门惨案等事件,但这毕竟是极少数的个案,绝大多数的中国留学生刻苦学习、遵纪守法,他们已经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大使”,也是日本社会活跃的一分子,更是中日民间交流重要的“战略”资源。但遗憾的是,日本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支援体制严重滞后,对中国留学生的日语学习、升学考试、社会适应、学费和生活费的确保等,长期以来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广大留学生从打工场所到学校再到寝室,这种狭窄单调的生活,无法令他们真正深入体验、把握日本社会。更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社会的保守和封闭产生的自我优越感,也在有形无形之间遮蔽了中国留学生与日本社会的正常良性互动。
日本后继首相热门人选安倍晋三9月5日在名古屋的演讲中明确指出,让海外青少年了解一个真实的日本很有必要,并呼吁继续扩大接收留学生。安倍的这种想法无疑是明智的。但目前问题的关键已不再是该不该扩大接收留学生的问题,而是如何动用国家的资源全力完善对留学生支援的问题。每年招来一批高中生,向外界宣传中日两国青少年交流的重要性,这固然必要,但如果不下大功夫扎扎实实地为中国更庞大的在日留学生做一些基础性的支援工作,那么,这种“日中21世纪交流事业”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能流于一种走形式,甚至有做秀之嫌。
中日民间交流是一个艰巨的、长期性的浩繁工程,唯有以平等的心态、以真心诚意的态度扶持、鼓励中国留学生,并将中国留学生看作是日本社会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才能令他们真正成为架构两国友好交流的“金桥”。这种脚踏实地的工作,才是日本有关决策者应该最优先考虑的。
(摘自《日本新华侨报》;作者:林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