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1日电 为期四天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正在北京举行。日前出版的《瞭望》周刊刊登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文章指出,中国未来更加重视软实力建设。
近年来,中国在软实力培育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所谓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专家指出,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不仅应重视增强和积累“硬实力”,更需注重“软实力”的培育与塑造,走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均衡发展的道路。
中国近年来不仅熟悉和善于利用国际机制来维护其自身利益,还尽可能增强在国际规则制订方面的影响力,尽量参与制订国际规则。在国际关系中,中国更积极倡导与推动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与法制化。在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下,中国还在国际上追求国际道义,它们体现在国际法和基本原则中,体现在维护国际法地位上。这些都为中国“软实力”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外交部政策研究室陈明健指出,十六大以来,在外交政策上,我们提出,要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围绕着这样的外交战略,中国展开了一系列行动,比如,通过积极斡旋,使得中断13个月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终于恢复;积极参与东亚的一体化建设;在伊朗核问题上,支持并鼓励欧盟与伊朗继续通过对话和谈判寻求长期解决方案。
陈明健认为,在这些国际热点问题中,中国通过自己的作用把几个相关国家聚集到一起,倡导一种和平对话的方式,为营造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作出努力,也说明了中国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同时,中国还将睦邻友好的理念用于塑造中国与邻国的关系,与邻国一同发展、繁荣。这些行动既有利于我国“软实力”的提高,也是我国“软实力”的表现。
国内各项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措施的进行也在为打造中国软实力奠定基础。文化的消费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消费,人们在欣赏电影、戏剧、歌舞、动漫画、音乐或参与电脑游戏的同时,也会受到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与衰败,也代表着一种“软实力”,征服人心的号召力、吸引力、亲和力,或者说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研究员认为,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条件下,必须通过市场来建设我们的软实力。他指出,多年来,国家过多介入文化生产,文化机构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造成很多问题,使得本来可以发展的产业发展不起来,公共事业又面临萎缩。如今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比如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行明确区分,正表明我们在依靠市场的作用建设软实力,正在形成一个有利于文化建设的体制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动员文化产品机构生产更多的文化产品,改变西方强势通俗文化产品占领中国文化消费市场,国产文化产品长期供给不足的现状。
除了加强市场和企业的作用,“中法文化年”、海外“孔子学院”的建立表明,中国政府也在通过各项措施推广中国文化。张晓明认为,这体现了市场因素和政府因素结合在一起,对于中国文化的推广形成了整体性的发展态势。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春教授认为,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建立和谐社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策,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方面加强了中国的软实力建设。围绕“建立和谐社会”这一目标,我们通过立法、进行各项制度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措施关注困难群体,争取经济、政治、社会均衡发展。这些都是获取人心向背资源的举措,体现了一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发展模式上,中国现在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005年,中央更在全国号召建立节约性社会。中央领导还率先作出表率。刘春认为,生态和环境,以及与环境优劣相关的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是一种“软实力”。
刘春说,目前,我们已经初步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体制改革也出现了很好的势头。但他也指出,真正要想顺利进行,提升这两个方面的软实力,还会遇到很多难题。无论在社会制度还是发展模式上,软实力提高的过程都会比较艰巨。(戴廉 段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