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夺得世界冠军时,丁俊晖的父亲便说,读书是没有什么用的,还不如练台球去。丁父的勇气可嘉,而丁俊晖在英国锦标赛的再次夺冠,似乎也证明了丁父的观点在特定条件下的无比正确。不过,当丁俊晖凯旋而归后,这一家子似乎是回到了老路上,与普通人的区别仅在于,是回到了运动员们的老路上。
荣誉,永远是好事,对个人对国家都是好事。回到祖国打比赛,享受高规格的接待、在公共场所与媒体发生一点小摩擦、长篇累牍的专访,是可以理解的,说白了,这种事情是丁俊晖作为一个名人必须面对的“甜蜜的烦恼”。至于丁父在经历了“否定之否定”后让上大学、出自传、参加全国体育大会面临各方面的争夺等等,同样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人之常情。尽管丁父曾经宣称“原子弹也造得出来”,但大家都是凡人,生来就按照趋利原则办事。
既然客观环境都可以理解,那么,丁俊晖也就处于一个危险状态了。因为他的年龄并不大,直接点说,也就是刚刚进入了青春期,还处于思想、观点的形成阶段,一旦外部将这么多复杂的带有社会性质的问题摆在他面前,一时能接受得了吗?这样的担心有些落俗,也有点像是杞人忧天,甚至是无中生有,但历史上的许多事例证明过,“成长的烦恼”曾经扼杀了许多天才。
连古人都知道“伤仲永”的危害性,我们的丁俊晖,能够避过这个俗套吗?但愿担心是多余的。要不,就少把这种过于复杂的社会问题摆在他面前,或者让他在英国找个清静的角落,继续练球去。胡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