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8日电 如果将国家比作机器,那么能源就是维持其持续有效运转的动力。众所周知,石油和天然气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物以稀为贵,围绕着有限的资源,争得头破血流者有之,坐收渔翁之利者也不少。一言以蔽之,在能源博弈中,“能”者居之。作为大国,中国与周边地区的能源博弈自然也牵动着无数人的关注!赌戏饺毡ā方袢湛⒎治鑫恼拢饰隽酥泄胫鼙吖业哪茉床┺。
中日:并非水火不容
中日在全世界抢油
日本《产经新闻》4日发表《防卫厅打算强化战斗机应战体制》一文,文章称,鉴于中国军用飞机进入日本防空识别区的情况增多,尤其是电子战侦察机进入东海油气田周边的情况明显增多,防卫厅将针对“侵犯领空”问题加强对策。目前战斗机使用武器只限于“正当防卫”等场合,而且有关判断还被委托给飞行员作出。为了消除这种模糊之处,防卫厅将在交战规则中,把使用武器明确规定为“任务”,并写明飞行员能够基于指挥官命令决定应战的情况和程序。
此外,日本政府也设想日本“帝国石油”公司开始采掘工作后,中国海军舰艇以警告射击等加以妨碍,因此还在考虑派遣海上保安厅巡逻艇和海上自卫队护卫舰问题。
为了东海油气田的资源,甚至不惜修改所谓的交战规则,日本对能源争夺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但是事实上争夺东海油气资源只是一个小小插曲——中日之间对于石油的争夺已弥漫到世界上每一个新发现油田的地方。
俄罗斯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三,加之中俄之间有着长达4000公里的边镜线,历来被视为是中国最为理想的石油供给国之一。就在“安大线”有望破土动工之际,求“油”若渴的日本突然半路杀出,以志在必得之势,从政治、经济、传媒、民间等各个层面对俄展开了强大的公关攻势,硬是将“熟饭做成了生米”,把大局已定的“安大线”给搅黄了。
此外,在中国的石油战略中,北非已被放在了第三位。非洲石油的储量不足中东地区的1/6,但石油含硫量低,很适合加工成汽车燃油。为了实施中国的石油战略,中石油公司高层奔赴苏丹,与其能矿部和财政国民经济部签订了3项正式协议。但是此时日本又横插一脚。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仅宣称将无偿向非洲提供总额10亿美元的帮助,同时保证放弃对非洲等重债务贫困国家总额约30亿美元的债权。在伊朗,在里海,在中亚,可以说目前世界上凡是有石油的地方,中国人和日本人几乎是如影随行。
缺油导致中日相争
事实上,中日两国“能源之争”有着不可避免的必然性。作为经济强国的日本,在能源资源上却是一贫如洗,石油、煤炭、天然气几乎主要能源产品全部都要依赖于进口。据国际权威机构的统计显示,2002年日本日平均石油进口量接近400万桶,2003年日本日平均石油进口量超过450万桶。而石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超过了50%,其过度依赖石油已造成能源消费结构的严重缺陷。
中国是一个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但在能源资源的构成上,存在富煤缺油少气的现状。中日两国面对着同种资源紧缺的状况,而在石油资源来源渠道上,又有着惊人的趋同性。据资料显示,目前,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供给分别占到两国石油进口总量的50%和87%,且均经由马六甲海峡、中国南海,到达两国。
此间分析家指出,能源对外依存度的相向性、主要进口油气资源的同源性,再加上地缘政治经济的相关性,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中日两国在国际石油市场展开竞争。而这种竞争将随着中国四大油企的“走出去”变得日趋激烈和残酷。
中日有合作空间
那么,中日在能源问题上真的是“水火不容”,只有竞争没有合作吗?事实并非如此。从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节能等在内的“大能源”的观点看,中日在能源问题上完全可以做到“合作大于竞争”。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应开展中日俄等国的能源合作。俄拥有资源之优势,中国拥有劳动力、地利以及部分技术(油气勘探等)之优势,日本拥有资金与技术之优势,构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互补关系。但结果出现了中日在获取俄罗斯油气来源方面“狭路相逢”、过度竞争的局面,忽视了即使作为同一油气来源的追求者,彼此间也需进行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性。这不仅不利于我们以合理代价获取所需之能源,而且有可能进一步陷入能源竞争与政治摩擦互相刺激的恶性循环。
在开发东海油气资源问题上,中日“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唯一出路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避免出现两国有关岛屿海域的主权争端与两国能源竞争相缠结的复杂局面。这也是中国一直以来的原则。外交部发言人秦刚5日表示,日方在东海问题磋商中接受了中方一直主张的共同开发原则,虽然双方并未触及有关资金以及利益分配等具体问题。
在维护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运输线方面,中日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近年来马六甲海域海盗活动猖獗,安全形势堪忧,如2001年在这一带发生了600多起海盗劫船事件,经济损失100多亿美元,共同维护石油运输线安全成为中日加强合作的一个紧迫课题。
此外,在煤炭、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开发领域,中日合作也有着很大潜力。
中俄:以乌为鉴求共赢
中俄有互补性
近来俄乌“斗气”闹得沸沸扬扬。俄罗斯要求乌克兰在2006年以后按照国际市场价格支付俄罗斯出口的天然气,双方因此讨价还价。虽然事情暂时以乌接受俄提价4倍要求得到解决,但是作为同样在能源领域与俄罗斯息息相关的中国,从中吸取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虽然同属能源贸易,但中俄天然气贸易和中俄石油贸易之间却存在着微妙的差别,在天然气贸易中,中俄供需结构上的互补使合作成为主流;但在石油贸易中,却时常夹杂着冲突。
中俄天然气贸易增长的核心动力来源于双方在供需结构上的高度互补性。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将会达到2000亿立方米。但是,中国的天然气供给明显不足。从蕴藏情况看,中国天然气资源并不丰富,品质也不高,天然气田多处于经济落后地区,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在供需存在缺口的背景下,中国进口天然气就势在必然。而邻近的俄罗斯正是最好的进口对象。
日本搅局中俄合作
在此基础上,两国天然气合作似乎势在必行。但是大量的进口也意味着将处处受制于俄。于是中国通过在周边国家收购丰富的油气资源,给俄罗斯施加潜在压力。中国先后在伊朗和哈萨克斯坦取得了天然气田的开采权,土库曼斯坦也有意向中国出口油气资源。这些举措使一向唯我独尊的俄罗斯认识到其在中国市场并非一家独大。正是在这种潜在压力之下,中俄天然气逐步走向良性的合作。
然而双方在石油贸易领域的关系却是比较复杂的。随着中国对节能型增长模式的推崇,石油消费需求稳中有降。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俄罗斯的石油产能在总量和结构上都趋于过剩,因此面临着对出口的高度依赖。也就是说,按照这种供需格局,中国在对俄石油贸易上应该有相对的主动性。
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由于日本的加入,中俄石油博弈之中出现了复杂的冲突局面。中国和日本都是石油需求国,都希望与俄罗斯建立长期、便捷的贸易渠道。在中日暗自较劲、俄罗斯摇摆不定的格局中,冲突不仅体现在中国与日本对石油管道建设的争夺上,还体现在俄罗斯利用日本对中国的潜在施压上。
在如此复杂的格局中,中国并没有直接和日本争个你死我活,也没有对俄罗斯轻易低头,相反,中国采取了多元化的进口策略。在中石油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中哈石油管道即将贯通的背景下,中国的石油战略重心出现了向里海地区转移的迹象。
这当然是试图坐收渔翁之利的俄罗斯最不愿看到的。于是,不顾日本的撤资威胁,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专门签署专项政令,要求俄总理弗拉德科夫协助加速“泰纳线”的建设进程。俄罗斯将会在距中俄边境仅60公里的斯科沃罗季诺首先建设一条通往中国的支线。预计第一阶段,泰纳线输送能力为每年3000万吨,而普京希望其中的2000万吨通过支线输送到中国大庆;第二阶段泰纳线的输送能力将达到每年5000万吨,最终这个数字将达到8000万吨。
中印:合作与竞争共存
中印争油愈演愈烈
随着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对石油及天然气等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长,超过了国内能源供应的限度。印度目前每年的石油产量只有3300万吨,尚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的1/3,70%的能源需求需要进口,而预计未来25年印度经济发展所消耗的石油中将有90%需要依赖进口。
面对这一困境,印度政府已经开始进行重要变革,包括与伊朗达成的一项印度公司在未来25年购买伊朗气田的液化天然气以及对其进行投资的协议价值达400亿美元的能源交易。现在许多外国石油公司已经意识到印度能源市场的巨大潜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加大投资力度开发印度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印度本土石油公司也在加大力度提高产能。
印度工业巨头信心工业公司近期宣布将进行一笔57亿美元的资本投资,以将公司在古吉拉特邦的炼油厂产能扩大一倍,从而在2010年前创建一个全球最大的单一地点原油加工综合企业,而将炼油产能翻番后信心工业公司的原油加工能力将提升至每天120万桶。
除此之外,信心工业公司目前已建设大规模的加油站网络,同时计划在未来4年里投资40亿美元用于上游的勘探和生产。
近年来,中印两国的资源之争非常激烈,并且有不断升级之势。去年8月2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以41.8亿美元成功收购了中亚石油生产商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而在此之前已经与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和印度钢铁公司经过了一番龙争虎斗。据介绍,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是在加拿大注册的国际石油公司,在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和哈萨克斯坦证券交易所上市,其油气田、炼厂等资产全部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年原油生产能力超过700万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然,单次的收购胜出并不能说明什么。中国能源企业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在于出手大方,但是收购后如何在海外进行资源整合成为这些企业的重要课题;尽管印度在与中国的能源竞争中尚处于下风,但是印度能源企业在海外拓展方面更趋于务实,海外运作与管理经验更加丰富,因此印度能源企业完全具备后来者居上的基本条件。
中印联手海外扩张
竞争并不是中印能源关系的全部。去年12月下旬,中印两国国家石油公司首次在竞购第三国油气资产方面进行合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联手竞购价值5.78亿美元的叙利亚油气资产。两家国有公司联合竞购的对象是加拿大石油公司在幼发拉底石油公司38%的股权。后者是叙利亚最大石油生产商,由荷兰皇家壳牌公司运营,并掌握其多数股权。尽管此项交易不会使中印两家公司的油气储量大幅上升,但此举标志着中印两国从近年来海外能源争夺的对手关系向深层次合作伙伴关系转化。
事实上,两国能源合作的领域十分广泛,如倡导克服亚洲“石油溢价”(亚洲买家从欧佩克进口石油的价格比欧美国家要高)、节能技术和工艺开发、寻求联手竞购有共同利益的海外油气开发项目等。由于亚洲主要石油进口国对中东石油依存度高达70%,进口油源单一,亚洲地区能源对话松散等因素,中东石油输出国长期执行“亚洲溢价”。在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仅不公平的“亚洲溢价”一项,就使亚洲石油消费国每年向石油生产国多支付100亿美元。
为此,去年1月初,印度召集了亚洲主要石油供应国和消费国部长级圆桌会议,印度吸引中国参与“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建设。8月初,印度一个工作小组访问了中国,探讨与中国国营企业共同参与在第三国收购资产。舆论认为,继本次在叙利亚联手竞标石油资产成功后,中印国有石油公司可能还会在海外收购活动中继续协作,在不形成结构性竞争的西亚北非地区拓展能源合作,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罗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