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3日电 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即将召开。由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载文章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政治基础和有效的制度保障。政治协商制度在民主参政、民主监督,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等重要方面,在三农、经济改革、社会、文化、宗教、统一祖国等等许多重大问题上,都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文章指出,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历史,起源于抗日战争期间的民族统一战线,当年国共合作下建立起来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重要基础。在民主革命期间,广泛的社会基础上的政治协商,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支持,也是中国革命全面胜利的重要基础。
文章说,人民政协制度是中国人民长期牺牲奋斗的结果,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共产党与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实践结果。
文章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中,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谐社会的核心是社会各种群体的利益和谐共存、协调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稳定。同样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保障。而政治协商制度正是保证这种政治局面的一项重要制度。各种群体的利益共存共荣需要协商与合作。团结社会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也需要协商与合作。
文章称,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加强政协工作的会议认为,加强人民政协工作,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现和发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会议指出,要坚持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认真搞好政治协商,积极推进民主监督,深入开展参政议政,切实抓好自身建设,不断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善于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