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0日电 最新一期香港《经济导报》报道,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日前举行的“高朋满座”论坛上,作为演讲嘉宾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巴曙松博士指出,2006年中国金融改革可能出现的变化及其剧烈程度,将会明显得多、剧烈得多。
巴曙松说,刚过去的2005年可以称作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元年,尽管各种情况接踵而来,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今年的变革将加剧:
首先是内地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政策会在遵循世贸条款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调整。2006年金融业在开放和;て胶馍匣峒绦媪俜浅4蟮奶粽,例如伴随着中外资银行自动取款机相互通取业务的放开,各个金融机构及企业也必须尽快采取应对之策。
其次是在2006年12月31日(金融业入世;て诘闹罩谷)之前,中国的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这项政策的严格实施必将导致一连串的金融行为和现象。第一是银行业将大量的减少信贷投放,转向更为健康的货币市场运营。第二是对于达不到资本充足率8%的中小银行,尽管其资产份额占市场的30%或者更多,也会有非常剧烈的重组和市场退出的行为。第三是利率的逐步市场化及存款利率的下浮,这也意味着伴随信贷的高速增长成为过去时,银行业必须要转向零售市场、中间业务和创新业务;懵屎屠实氖谐』,必可带来金融市场重新洗牌的效果,这在2006年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最后,是直接融资的发展。中国的金融结构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分散性、选择性和灵活性,这直接导致国有银行资产质量控制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使得银行体系在分享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信贷需求的同时,也承担着经济波动最终的成本。金融结构的问题已经是影响到整个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关键问题,如果直接融资,特别是支持创新的直接融资没有发展,中国的自主创新之路就不能够走通。
在多种体制性变革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的金融业正在进入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包括金融业务的全面的开放、资本创新的艰辛,直接融资的发展和汇率利率的市场化以及管制的放松。巴曙松表示:“很多发达国家也经历过类似的转型和调整,这在总体上有利于;ぷ试春吞岣咝。但是过程中需要专业化的,非常认真的、艰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