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俄罗斯总统普京21日率领800人组成的代表团前往中国访问,阵容之庞大,在两国关系史上可谓绝无仅有。虽然这与双方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有关,但同时也反映了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两国对双边关系的期待非常之高。
不论在国际层面,还是在双边层面,中俄双方都有开展战略合作的必要性,而且还有巨大的合作潜力。但是,虽然最近几年来双方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声势相当大,可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度却比较缓慢。
例如在贸易方面,虽然近几年贸易额有所增长,但潜力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这两个庞大的邻国之间,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种现状是不协调的。双方之间的战略合作已经开展多年,但实质性内容显然还比较单薄。
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有很多优势,包括能源以及重型机械和原材料。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俄罗斯的决策和行动缓慢之极,大量时间和商机都在流失。
当然,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石油在增加,但双方之间迄今都没有一条输油管道,全部石油都必须依靠铁道运输,不仅成本高,而且也限制了能源合作的效率。
普京此次访问北京的国际背景,使这次双边峰会更具全球战略的意味。最近两年来,美欧国家一直指责普京搞专制,压制民主,钳制言论自由,使之在西方世界的形象大不如前。
而在中国方面,美日等国近来再次加大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的力度。而在胡锦涛即将访美之前,华盛顿也趁机在贸易上增加对北京的压力。在此情形下,中俄领导人走到一起,在客观上会起到政治宣示的作用。
伊朗核争执现在已进入关键时刻,安理会将着手进行讨论。由于中俄两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因此,美国要推行其制裁和孤立伊朗的计划,就必须获得中俄两国的支持与合作。中俄两国元首现在就此协调立场,至少会给美国增加一些压力。
中俄之间的战略合作过去多表现在国际事务中,双边合作的内容显得比较空虚。更为严重的是,除了最高政治层面之外,双方民间的彼此了解,还停留在前苏联时代彼此留下的印象。因此,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框架,还需要不断增加新内容。
来源: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社论(内容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