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联网通用”不假,而在“通用好用”方面,却不断地出现了设立各种名目向消费者不断增加收费的问题。这显然违背了银行们成立银联的初衷。
从去年开始,“银行卡收费”潮起潮涌。一时间不少家银行根据“国际惯例”纷纷对银行卡开始收取各种费用,诸如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跨行取现费,直到最近出台的跨行查询费等等。民众当然应接不暇,但是潮起潮涌之中的奥秘值得探究。
本次一些商业银行要求收取跨行查询费,背后有其特别的考虑。主要战略动机是:一是打击竞争对手;二是增加自己的中间业务收入。
这次跨行查询收费的波澜是由大银行挑起并挑头最终落实的,中小型银行对于该收费问题避而不谈也无所作为,这主要是由于大街上的取款机大都由大银行设立,取款机没有联网通用之前,这些取款机都仅仅服务本行的客户,而建立银联要求各行互联互通后,这些取款机也可以服务中小银行的客户。这样,一方面大银行的设备维护成本确实是增加了,但更重要的是事实上扩大了中小银行的服务网点,这无疑刺激了大银行要求通过设立跨行性的各种收费来增加中小银行客户的用卡成本,以此打击同业竞争对手。当然,由于发卡属于中间业务,一旦收取了这笔费用,大银行每年的中间业务收入也就增加了。这种一箭双雕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可问题是,设立中国银联这个独一无二的机构,初衷就是为了促进国内金融支付手段的现代化,为民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即“不但实现了联网通用,而且做到通用好用”。但现在“联网通用”不假,而在“通用好用”方面,却不断地出现了设立各种名目向消费者不断增加收费的问题。这显然违背了银行们成立银联的初衷。
说到最后,才轮到说广大持卡人。不管绕来绕去,道理怎么个讲法,最终费用还是由作为消费者的持卡人承担了。之所以跨行查询的费用最终由持卡人承担,一方面是由于中小银行承担这些费用肯定有压力。另一方面,从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现状看,也很难出现由银行承担该项费用的局面。
关键问题是:跨行查询收费是可以,但是应该是由各个银行之间结算相关跨行使用金融设备的费用,而不应该直接向持卡人收取这笔费用。道理很简单,这就像消费者拿中国移动的手机打电话。无论是打给联通的手机,还是打给移动的手机,对于消费者而言每分钟话费都是一样的,不可能说因为打给联通的手机就多收费。但是,如果是移动的手机打给联通的手机,中国移动实际上是要支付给联通公司一笔费用的,但是这笔费用不需要消费者单独再来承担。银行卡的年费其实本就应承担各种跨行性使用金融设施的费用,无论是查询业务还是取款或消费支付业务,都不应该在年费之外仍不停地向持卡人转嫁各种原本由银行承担的费用。
目前来看,无论各方对于出台跨行查询收费的看法和态度如何,最终的费用都还是将由持卡人承担。纵然民众可以“用脚投票”,拔脚不用银行卡走人,但是这无疑使得自己陷入现金交易的“金融远古时代”。民众在这种金融市场的大格局中,或许可以使用《合同法》或《消费者权益法》据理抗争,但可能也只有无奈地接受统统由自己埋单的最终安排。
(来源:新京报,作者:北京经济学博士 石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