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系壁垒、地域壁垒、户口壁垒、名校壁垒……据调查,除一些有形的限制条件以外,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路上还会遇到种种无形的壁垒,就业路因此变得更加不平坦。
离毕业还有半年时间,山东一家医学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李平就开始四处撒网找工作,在应聘投简历的同时,还要到处找关系,包括老师、师兄等只要能拉上关系,就要去试一下!拔颐撬奚嵋晃煌Р恢裁醇彝ケ尘,从入校起就与众不同,用名牌,穿名牌,找工作根本不用自己操心,家里早就安排好了!崩钇剿担骸拔壹以谂┐,父母根本没有能力帮忙找工作!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左右,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的背景下,来自农村和城市低保家庭的贫困大学生往往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记者在济南采访了部分贫困家庭,发现他们上大学的子女都面临就业难题。下岗女工王珉一家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她的女儿2005年从济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待业在家。王珉说,女儿毕业时参加了不少招聘会,但由于不是名牌大学,又没有社会关系,所以没有找到工作。
除了社会关系壁垒以外,还有诸如地域壁垒、户口壁垒、名校壁垒等横亘在大学生就业路上。山东应届毕业生高星对记者说:“很多地区都有地方;,外地学生一律不要。沿海一个县级市来我们系招老师,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本地学生,本地的来一个要一个!
有的毕业生告诉记者,为了找到工作,不得已只能与用人单位签订一些“不平等条约”,例如,几年内不能考研、不能调出,违约交5000元违约金等。有的企业公开声明只要“七大名!钡难,其他学校毕业生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人口学研究所研究员鹿立认为,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我国仍处于整体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才总量短缺的阶段。目前出现的部分大学生就业难,除传统就业观念因素影响外,还与当前各种用人壁垒有关。
鹿立认为,当前急需加快用工改革,推进“阳光招考”,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让更多具有新知识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各个行业中来,尤其是原先行业垄断程度较高和市场准入门槛较高的部门,越是这样的部门,越应该有更多的新型人才充实进来,推动这些行业部门快速发展。(来源:新华网;记者张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