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0日电 据中国财经报报道,6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信息,决定从2006年7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6月14日央行向全部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定向发行1000亿元中央银行票据。
而在此前的5月17日央行已向全部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定向发行1000亿元中央银行票据。
央行的这一系列举动意在遏制当前的货币流量过大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助推货币投放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布的金融运行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部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17834亿元,不到半年时间就用完了全年贷款总额25000亿元的70%,同时,5月份广义货币(M2)余额和人民币贷款余额分别增长了19.1%和16%。这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但市场上的货币投放量仍然很大。这主要是因为,在消费不振的大经济背景下,投资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这势必造成货币投放的加大,同时,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指出,国有商业银行相继上市,资本充足率得到大大的提高,扩张业务的冲动非常强烈是1-5月新增贷款量猛增的又一因素。
但也有专家提出不同的意见,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苑德军表示,今年核定的25000亿贷款额度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商榷。他指出,该数据是在去年的基础上提出的,而去年的数字又是在“宽货币、紧信贷”的政策背景下提出的,同时,今年年初开始的新农村建设新带动的投资也没在考虑之列,因此数据相对保守,苑德军认为30000亿的贷款总量相对合理。
公开市场操作成为新宠
控制贷款扩张最好的办法就是收缩流动性,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一国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在目前央行调控货币流量的手段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公开市场业务是使用比较多的手段,三者的调控效果依次递减,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是其中最温和的工具,但苑德军指出,前两种属总量调控政策,使用时极易出现“一人感冒全家吃药”的现象,而公开市场业务则是“精确型导弹”,指向非常明确,是目前收缩流动性最有效的手段。哪些银行贷款多,央行就给其多发定向票据,如刚刚上市的中国建设银行由于盈利的要求货币投放相对过大,因此被要求认购了700亿元的央行发行的定向票据,此项措施相当于提高该行1个多点的存款准备金率,这将有效抑制银行的放贷行为。
调控推出组合拳
自去年开始,央行已多次使用央行票据调控货币流量,曹远征指出,目前累计的发行规模已接近市场所能承受的临界点,央行票据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同时,由于处于转轨期的某些经济领域还没有完全市场化,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偏热现象都跟货币政策有关,他建议应因时因事,考虑其他途径打好组合拳。此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就是一个典型。市场普遍认为,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将很好地延续之前的调控政策,以巩固前段时间的宏观调控效果。央行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一次性冻结流动性资金1500亿元。
同时他还指出,要维持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金融机构应当调整结构,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寻找新的盈利点,这将有助于控制贷款发放过猛的势头。(颜晓岩、徐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