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四日电
新中国五十年系列报道(民族篇之五):在继承的基础上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中新社记者 刘海玲
文化,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事业和着祖国成长的脚步,蓬勃发展。
五十年前,由于中国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阶段发展的不平衡及所处地域的差异,民族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且均缓慢,以至于各少数民族在新中国刚成立时,其文化在某些方面较之汉族有着很大差距。
为了消除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从五十年代起,中央政府就十分重视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以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语言文字的权利,帮助尚无文字的民族创立文字,帮助文字不完备的民族充实其文字。民族语言从当初的创、改、选,已跨入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的现代化行列。
原来通用的民族文字得到更广泛的使用,新创制和改进的民族文字的试行和推行工作亦取得成效。随着计算机在各领域的应用,民族语文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有了较大进展,不仅制订了多个民族文种的字符集、键盘和字模的国家标准,藏文、蒙古文的字符集还通过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审定,成为国际标准。且开发了一批民族文字的操作应用系统、排版系统,建立了民族语文和数据库。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古籍抢救、搜集及民族出版业的繁荣。
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内容包罗万象,搜集整理工作非常繁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抢救搜集的少数民族古籍达十二万种,已整理十一万种,出版了五千余种,如历史方面有《八旗通志》、《蒙古秘史》、《西藏通史》等,文学方面有《格萨尔王传》、《福乐智慧》、《江格尔》、《阿诗玛》等。此外还有民俗、宗教、医药等方面的古籍文献。
民族文字的发展与民族古籍整理的需要,呼唤着民族出版事业的繁荣。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图书出版还处在木版印刷阶段,所出图书内容多为宗教典籍,与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的需求相距甚远,阻碍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
中央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予以大力扶持,从抢救、搜集民族古籍到整理出版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全国已有三十六家民族出版社,每年用二十三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三千多种图书,为继承和发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发挥着巨大作用
。
在中国丰富的文化宝库中,民族医药称得上是一颗明珠,地域和文化不同的各少数民族,形成的传统医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差异。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地区都建起了民族医药专科医院和门诊部,许多综合医院和乡卫生院设置了民族医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内蒙古、西藏、新疆、云南、辽宁、吉林、广西、甘肃、贵州相继建立医药科研机构,进行民族医药经典和民间验方的研究,不断完善民族成药。过去口耳相传的民族民间验方,已被多种剂型的民族成药替代。民族医药已从新中国成立初的发掘整理,发展到总结提高阶段。目前,全国有民族医药医院一百二十七所,开发的藏药、蒙古药各三百多种,维吾尔药近二百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诞生于生产劳动之中,大多与当地风俗习惯紧密相联。在旧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没有地位的。一九五三年十一月,中国在天津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部分,逐步走向制度化、社会化,
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已列入全国运动会项目。
今年国庆前夕在北京主会场和拉萨分会场举行的第六届民族运动会,将是本世纪中国举办的最后一次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五十六个民族的四千多名代表欢聚一堂,向全中国及世界展示各少数民族五十年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传统文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