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传的沸沸扬扬的季羡林“藏品门”终于有了官方说法。日前,北京大学新闻中心正式发布声明称,北大已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展开调查,并按照季老的要求,对其收藏品正在逐一进行清点登记,目前尚未发现季老藏品外流的情况。(11月6日京华时报)
对于这最后的“临门一脚”,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从这种典型的中国男足式的射门动作来看,所完成的也只是一个动作而已。这种绵里藏针的“目前尚未发现季老藏品外流”的说法,相当于间接地否认了此前坊间的种种传闻和揣测。一旦季羡林先生的藏品外流并未发现,那有人盗卖的消息当为不实。
从唐师曾、张衡等人的反应来看,他们对这种说辞并不认可。一时间,“藏品门”又变成了“罗生门”。但是,把一桩事实清楚的个案变成“无头公案”,是没人愿意看到的事情。毕竟,在现有的调查手段和取证方式上,若想查清季先生的藏品究竟有无外传?似乎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为什么对一个被媒体调查的近于“板上钉钉”的事情,会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除了北大的工作小组,没人会清楚里面的奥妙。一个问题是,那位“惊动”了总理的当事秘书(11月5日南方都市报),为何始终未曾谋面?成为另外值得关注的焦点。
这种利益攸关者有意无意的回避,使得事件变得更加的扑朔迷离。无独有偶,在上海市卢湾区副区长的“去留无意”中,到目前为止,也未见当事人出面澄清事情的真相。而在前后矛盾的官方解释中。事情的真相愈发地变得扑朔迷离。如果权威说法没有权威,解释也就变成了掩饰,权威也就变成了权加威。
民众之所以需要一个权威说法来为事情定格,除开对峙双方由于情感和利益的纠葛而产生的分歧之外,皆因为权威是基于“第三者”的中立。而这种“仲裁者”的权威来源,并不天然地来自于他的地位——否则就会陷入“嘴大即真理”的误区,而来自于他的不偏不倚的公正。
满足民众的知情权的前提是满足民众知真情权。真相只有一个,对于有关部门来说,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还原真相,并毫无保留地说出实情。而不是因“ 为尊者讳”,而有所删减或变更。提供一条准确、翔实而经得起考验的证据链,而非因技术手段和其他手段的限制意图把风险降到最小,是满足知情权的不二法门。
众所周知,正如尊重劳动和尊重劳动成果不可等量齐观一样,解释和合理的解释也不能相提并论。在前者,未免有流于形式的应景之嫌;于后者,才是亡羊补牢的唯一路径。同样是北大的毕业生,既有对范美忠怒不可遏、恶语相加的爆发,也有对落马王益不置一词、三缄其口的沉默,这样的双重标准不知又该怎样解释?
画在、人在、时间在,真相在不在?但愿北大工作组的工作刚刚开始,而不是就此结束。毕竟,对季羡林“藏品门”来说,我们不但要知情,更要知真情。
(叶志军)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