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港台学生善于细腻描述寻常小事相比——
本报讯 (记者王柏玲)第四届中国中学生作文竞赛已进入最后总决赛阶段。据大赛组委会介绍,今年台湾省首次组团参赛,选送的97篇作文有5篇入围决赛。而香港中学生已是第三年参赛,前两年各有2名学生被授予大赛最高荣誉,今年参赛的100篇作文又有8篇杀入决赛。虽然参赛作品数量不多,但港台中学生作文所反映出的娴熟的表达能力和扎实的文字功底,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内地提供了不少借鉴。
港台学生擅长“小中见大”
家庭生活、学习生活是港台学生作文触及最多的话题,如对繁重学业的无奈承受,对父母操劳的细心体察,对逝去亲人的深情回忆,虽然叙述的都是些平常事,但无不透露出浓浓真情,反映出港台学生对爱、对亲情、对人生的细致观察和独特体验。
香港的孩子在快节奏的打拼生活里,关注的是平凡而伟大的亲情。一个中六(相当于内地高三)女生写自己的父亲——总是好脾性,乐呵呵的。偶尔上学与父亲同路,看到“沉甸甸的工具袋压得爸爸的肩膀也歪向一边”,想到生计的艰辛。上补习班交费,父亲很高兴地给了1000元学费,回头却发现父亲狠命地按计算器,算计本月花销的开缺。普通家庭用度紧张,父亲从不让孩子体验生存的窘迫,可小女孩偏偏有这样的心灵,去体察、去感动。
台湾学生的作文,文字里则弥漫着浓重的乡土气息。高雄师大附中一名学生写自己住在乡下的外婆“身上总带着泥土的腥味和青草的甘味”,这股青草味联系着祖孙之间不可分割的亲情,给人一种恬静的哀愁。
文字风格上港台学生比较接近,描写细腻,淡中见浓,小中见大,读后让人回味良久。刚从湖南长沙阅卷归来的大赛评委会主任姚建庭对港台学生作文的印象是“文字质朴老练,内容具体不空洞”。
上海学生偏好“抓大放小”
与港台学生相比,上海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无疑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从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到2010上海世博,上海学生似乎更善于把握这样的“大”主题,而对自己身边人和事的描述却显得笼统而平淡,记叙成了作文的软肋。有评委老师反映,一些高中生的记叙水平甚至远不及初中学生。
高中学生不会写记叙文,在评委们看来,这与日常的读写训练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小学、初中作文侧重把记叙、说明的基础打扎实,而到了高中阶段则逐渐转向议论。但近年来受应试作文低龄化影响,一些教师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开始议论的训练,却忽视了写作基本功的夯实,到了高中更是议论文独当一面。过多材料作文的训练,使得学生很习惯对新闻、时事等拿来的材料发表议论,对自己身边的人或事却缺乏细致观察和发自内心的感悟。进才中学语文教师王大在日常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作文文字漂亮,思考也深,但看得出作者的感受大多来自阅读,而不是亲身体验。
姚建庭认为,没有像样的记叙就没有像样的议论。记叙单薄,作文就缺少感动人的力量,悬空的议论容易无病呻吟。他建议,日常作文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细心体验,真切感悟。在加强议论文训练的同时,不能忽视记叙水平的提高。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