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土地供应政策专家座谈会上,与会专家针对目前频现的“天价地”提出,须对“天价地”引起高度警惕。并建议,在坚持国有土地公开出让制度的同时,对进入房地产市场的资本必须加强监管。
近期,国有土地出让中,每平方米楼面地价高出周边房价的“天价地”在上海、南京等地频现。专家提醒,“天价地”非理性的土地价格上涨隐含着房市投机和投资需求过度扩张,对地产市场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可能导致的金融风险不容低估。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邬翊光教授指出,有些开发商高价拿地,并不是单纯为了建造房子出售,而是为了把拿到的土地当作一种金融手段,大搞资本运作。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院长周建春认为,一些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力量,频频拿地,制造“地王”,房地产投机和投资需求扩张,使真正的住房消费受到压抑。
专家们一致认为,要在继续坚持国有土地公开供应制度,推行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同时,要严格控制囤积土地,规范用地需求。周建春认为,可以适当缩小土地出让面积,加快土地开发时间。尽快建立全国土地统一登记体系,对土地开发规模过大的开发商,采用累进制的税费征收办法,从经济上抑制其囤地的冲动。优化中小企业投资环境,使一些资本除了楼市和股市,还有别的投资获利渠道。
另外,要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小映提出,政府和市场在住房供应制度中,必须两条腿一样长。一方面继续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推行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应力度,进而改变供求关系,间接影响开发商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预期。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邹晓云副总工程师认为,要对进入地产市场的“游资”、“热钱”进行严格监控,防范其引发金融风险。(陆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