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世界的军火贸易出口总额为242亿美元,与2006年相比减少了20亿美元。但这并不代表世界的军火贸易呈现了下降的发展态势,”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专家对记者如是说。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是一个研究裁军与军备管理问题的国际机构,该所最为出名的是每年6月左右出版的关于全球军备和裁军变化的年鉴。由于军火从签约到最后供货,周期一般都比较长,仅从一年的数据是难以得出一个比较正确和全面的看法的,所以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一般以5年为一个周期,来进行判断和衡量。2007年,正是该所最近一个统计周期的最后一年。因此,2008年公布的数字将是对这一阶段全球军火贸易的一个全景展现。
军火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商品,无论从研究报告还是销售数据来看,全球军火贸易近年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态势。从亚太到拉美,从传统大国到新兴小国,从和平区域到动荡地带,从陆上军事基地到游弋于海上的航母战斗群再到防空系统,“战争工具”的身影无处不在。
美国一直维持着长期以来军备销售“冠军”的头衔,据统计,全球每发生5起民族冲突,就有4起冲突的有关方面得到过美国的武器装备;而俄罗斯则借助低成本优势和原有的军售传统,冲击着前者的地位;德、法、英、荷、以、韩等大小国家也不甘示弱地欲在盛宴中分得一杯羹。
军火贸易的火爆,折射出世界并不安宁的现实。然而,武器能带来和平与安全吗?现实早已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武器出口背后的那只大手,所操弄的远远不只是一笔生意,它往往能“一石两鸟”甚至“一石多鸟”,它觊觎的是这笔生意背后秘而不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该刊联系。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