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首访指引外交风向 呈东稳西进战略
习主席首访指引中国外交新风向
习近平主席的新春新旅即将落幕,作为中国新领导人的对外首访,此次欧非之行呈现了中国新领导层哪些外交新布局、新思路、新风向?日前,本报与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联合举办专家座谈会探讨中国外交新气象。
大局未变重点有变
习主席此次首访涵盖三个板块:访俄、访非、出席金砖峰会。专家认为,从行程安排来看,依然延续了“大国首要、周边关键、发展中国家基础、多边舞台”这一传统外交布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大格局虽未变,重点却在悄然变化,并呈现“东稳西进”的战略趋势。
在大国关系层面,强调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并有意将中俄关系塑造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中俄关系在习主席此次访俄中得到深化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从原先笼统的政治关系走向务实的经济、军事领域的合作关系,尤其要使经济成为两国关系最坚实的基础。中俄元首声明明确指出,要把两国高水平的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经济、人文等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二,中俄之间战略协调机制基本形成,如双方表示在涉及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习主席更是成为首位到访俄罗斯国防部并参观俄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的外国元首,这意味着中俄未来在情报、卫星等领域的信息共享互换也会逐步实现。
在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上,同样着重建设新型发展中国家关系,其中又以中非关系特别是中国—南非为样板。习主席围绕“真、实、亲、诚”四个关键字全面阐述中非关系和对非政策;在访问南非时,他表示将中南关系打造成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和发展中大国团结合作的典范。专家认为,包括非洲、拉美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将成为中国未来20年的外交重点。
在多边舞台层面,力求打造金砖国家这一新型多边机制。正如中俄元首声明所指出的,金砖国家将逐步成为重大世界经济和政治问题开展对话和合作的机制。推进“金砖”平台的机制建设,将成为发展新兴大国合作的切入点,以及创新全球治理机制的试验田。从联合国到APEC到G20再到“金砖”,中国在多边舞台一路走来,致力于走出有别于西方模式的道路。
此外,专家预计,首访过后,一系列周边外交将被提上日程,由于当前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周边外交更需要精耕细作。总之,中国新领导层的整个外交布局展现了大国外交风范,即着眼体系层次,运筹全球领域,不纠缠于局部矛盾。
理念方式俱见新意
外交布局顺势而动,外交理念和外交方式也与时俱进,屡见新意。
专家指出,外交理念一大新特色是把中国与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打动人心的就是实现了中国梦与世界梦的联接。在本次访问中,习主席一再提及“中国梦”、“世界梦”,还有“非洲梦”,并阐述其间关系。他表示,努力实现各自的梦想,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另外,还实现了中国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联接。在出访前接受金砖五国媒体联合采访时,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其后,在访俄时,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就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出三个“共享”: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在坦桑尼亚发表讲话时,习主席又特别向非洲给予中国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专家认为,“国际主义”的表述是几十年来首次出现的,体现了中国融入世界的主动姿态,也是对国内狭隘、非理性的爱国主义的矫正。
外交方式的综合运用与创新也是一大亮点!暗谝环蛉恕蓖饨晃獯纬龇迷錾簧,可谓中国外交的新突破,显示了中国更为积极主动的外交姿态。现实表明,“第一夫人”的亮相取得良好效果,展现出亲和、亲民的形象,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与软实力。同时,此次访问还发挥了近年来中国外交的立体化优势,盘活了历史存量资源。比如,此番访问的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布)三个非洲国家,既体现了中国不忘老友的重情重义,也显示了乐交新朋的开放理念。新领导人首访还特别重视政府外交的民间支撑,访俄时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访坦桑尼亚时还提到中国电视剧在当地热播,拉近了民众感情。
习主席的首次出访,无疑向世界直接展示了中国外交的新风貌。不过,自去年十八大到今年两会完成政府换届,中国新领导层在外交上的谋篇布局其实已渐渐“显山露水”,一些新思路、新举措相继涌现。比如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且更加突出合作共赢理念。又如为应对海洋领土争端,国务院提出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消除了“九龙闹!比ㄔ鸩磺、分工不明的弊端,推进海上统一执法。专家认为,中国新领导人的首访是中国外交一个新起点,也是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新思路的实践,更预示了未来中国外交的方向。
本次座谈会由黄仁伟主持,蒋昌建、杨烨、张春、牛海彬、张屹峰、朱杰进、刘伟才、王磊、金应忠出席。(记者 廖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