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藏语翻译成长为第一名藏族副研究员
他为何痴迷对格萨尔的研究
在挖掘抢救格萨尔的工作中
他又如何见证西藏文化的变迁
解说:在担任藏语翻译24年后的1981年,降边嘉措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担任副研究员,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藏族副研究员。对于降边嘉措来说,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二个转折点。
董倩:为什么这一年对您来说这么重要?
降边嘉措:1980年是个重要的转折,所以我自己说,我的命运和我们国家的命运是相联系在一起,那时候是改革开放以后,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最重要的一次人代会,当的翻译。翻译完了以后,那个社会科学院成立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第一次向社会公开招聘,公开招聘以后,我就去报名了,报名以后就被录取,录取以后就成为了藏族第一个副研究员。后来光明日报还头版头条发了一个消息。
董倩:那您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呢?
降边嘉措:当时我就想,我就写过《格桑梅朵》长篇小说,就是写第一部反映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藏族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当时我还是想一方面写小说,再一方面搞当代文学研究,但是我到了社科院以后,我们的老所长贾芝还有我们的副院长周扬同志说,他说小说可以写,当代文学可以研究,但是你主要的任务我们希望你搞格萨尔研究。
解说:格萨尔是一部传唱千年的藏族史诗,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至今依然在辽阔的青藏高原广泛传唱,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表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董倩:那么格萨尔到底是什么,是人还是神,
降边嘉措:格萨尔是一部伟大的英雄史事,格萨尔王,他是一个神还是一个人,学术界也好,藏族传统文化上也有争论,有人认为他是神,但是古代英雄一般都是半人半神的一种英雄。我自己认为他是一个,就是古代的民族英雄,一个部落酋长,而不是神的形象,他是一个艺术创造,就像希腊史诗和印度史诗,格萨尔这样,是一个史诗,就是格萨尔是他的主人公,这部史诗的主人公,格萨尔这部史诗就是反映了格萨尔作为天神之子,从天界下凡到人间,降妖服魔,造福百姓,然后他在安定的世界,造福百姓以后他又返回天界就这么一个过程。
董倩:那对于藏族人民和藏族文化来说,格萨尔的地位有多高,另外格萨尔对于整个藏区的文化,他有什么样的影响?
降边嘉措:我认为就是藏族的文化可以分两个部分,大家知道西藏是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实行,所以僧侣贵族文化占统治地位,就是宗教文化占统治地位。而格萨尔我就认为,代表了民间文化,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创造,他因为大雪封山,如果一下大雪封山以后,没有汽车,没有飞机,半年,里面的人,山里的人出不来,山外面的人进不去,那些牧民也好,当地的群众也好,就讲格萨尔故事,所以一讲有时候讲几个月,所以它在群众中流传很广。
董倩:他们是来自老百姓的艺术,所以是不会被贵族所接受。
降边嘉措:对对对,就这样,地位是非常低的。所以解放以后,但是,西方一些学者就认识到了格萨尔的价值,所以他们在国外在一二百年前就开始研究格萨尔,就出现了一些很杰出的优秀作品,东方学家。当时有一个说法,就是我们有一个著名的国学大师,陈寅恪说,说敦煌学是辉煌学又是伤心学,什么意思呢,就是敦煌,我们国家创造了敦煌艺术,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但是敦煌的主要的东西被国外帝国主义分子或者国外的学者拿去了,敦煌研究的成果都是在国外,所以让我们有爱国心的中国学者,中国人感到伤心,所以格萨尔也是这么个情况。所以解放以前,科学意义上的研究是没有的,所以他就自生自灭,就是演唱,然后自生自灭。
董倩:谁意识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降边嘉措:那主要还是我们汉族的理论家,艺术家,像周扬,钟敬文教授,他们就认为这是个伟大的史诗,这个应该收集整理,当时收集整理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就是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在那个时候收集整理。然后,文化革命期间中断了,中断了以后周扬同志他们再一次就把作为我们社科院的一个重点学科来进行研究。
董倩:就是在寻访格萨尔王这个史诗的一些资料过程中,是不是寻访能够吟唱格萨尔王的这些艺人是最为重要的线索?
降边嘉措:这是关键,关键的关键。
解说: 1981年进入社科院工作还不到三个月,降边嘉措就到拉萨去寻访藏族民间艺人,搜集流传在民间的格萨尔资料,在与藏族民间艺人接触的过程中,降边嘉措亲身感受到他们地位的变化。
董倩:那从一个个演唱者身上,他们本身就是一部历史,因为经历了西藏的以前,民主改革和现在?
降边嘉措:解放以后,他们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个是我们对史诗本身,过去农奴主义,就是说因为这些人乞丐,乞丐他们唱格萨尔,就是乞丐在那儿喊叫,就是乞丐的喧嚣。解放以后才认识到,真正是一部伟大的史诗,伟大的文学著作,和希腊史诗,印度史诗,这些世界上最伟大的史诗相比,毫不逊色,这样就首先对史诗本身的价值和作用有认识。然后,对传承这些史诗的艺人就有他们的作用和地位,先是乞丐,现在成了国宝。先是到处流浪,让农奴主看不起的,在农奴主的庄园里,在马厩里演唱,睡在马厩里,跟马、牲口睡在一起。然后农奴主想听的时候,又让他们上去唱两句,唱完了又睡在牲口里。现在以国家的主人,有人民艺术家的身份坐在人大会堂,国家领导人接见他们,给他们颁奖,给他们授予优秀艺人,或者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他们都感到非常自豪,感到很高兴,这个真的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解说: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格萨尔研究成为整个藏学研究领域中最活跃的学科,而作为社科院格萨尔研究学科的牵头人,降边嘉措也见证了格萨尔研究不断完善、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董倩:您在研究这个过程当中,就是这样一个格萨尔项目,国家给了哪些支持?
降边嘉措:可以举个例子,一直具体下来,就是德国波恩大学,我在那儿期做过访问,后来我们召开国际格萨尔会议,有个叫海西希的教授,他是一个很著名的东方学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术顾问,他参加我们的会议的时候,他就很感慨,他说,我很羡慕中国的朋友,你们很幸运,他说我们德国有钱,有企业家有资本家有银行家他们有很多钱,但是他们不肯给我们钱,我费了很大的功夫,包括联合国教科文赞助,就搞了中亚史诗,一共搞了12年。连续12年的史诗,这个以后就不给钱了,他说我就搞不下去了,而你们连续将近半个世纪,国家不断地给你们钱,不断地培养人才。
降边嘉措:当时我就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我是藏族第一个博士生导师,然后我们藏族的第一个博士生导师是我,然后我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生导师就是搞格萨尔专业的。
董倩:那么因为格萨尔您出国研究,或者讲学的时候,您能够感受到国外的学术圈对于这样一个研究领域的评价是什么?
降边嘉措:就是国外研究格萨尔的历史比较悠久,过去他们在很多方面走在前面。但是现在我们在改革开放几十年,我走过20多个国家,20多个国家,很多著名的大学也请我去讲课,比如英国的牛津大学,还有美国的哈佛,作为访问学者,他们对我们的,在格萨尔的收集整理上所取得的成绩非常认可的,刚才就是说说艺人不是演唱吗,过去就是自生自灭,就是演完了就走了,那个艺人走了也就走了,高尔基说,就是一个优秀艺人的消亡,等于一个图书馆的消亡,损失很大。我们现在就是做抢救工作,收集整理了大概现在有300多部格萨尔的资料,五六千小时的磁带,就是全世界没有这样的一个民间文学的材料,所以他们非常羡慕我们,这个成绩是非常突出的。
解说:2004年,年届66岁的降边嘉措正式退休,但目前他仍然在主持编纂藏文《格萨尔》精选本的工作,这也是一项得到国家重点资助的大型文化工程。从1981年开始研究格萨尔至今,降边嘉措已从事了28年的格萨尔研究。
董倩:那对于格萨尔的研究,您还有自己的打算没有。
降边嘉措:有,一个格萨尔的精选版,什么叫精选版,就是我们刚才说收集了很多几百卷里边精选部分,因为不可能一般的读者不可能看几百部,我们把它,这个希腊史诗,印度史诗都是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40卷,40卷的工程我在主持这个工作,现在才完成17卷、18册,还有23卷、25册,这个工作还要继续进行,我们大概争取在三年之内完成,这是我当前做的最主要的工作。
董倩:如果除了藏族文化圈之外的更多的中国人,还有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了格萨尔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学作品之后,那么对于整个西藏文化的了解,会有帮助吗?
降边嘉措:有帮助。比如我举个例子,就是2001年10月份在法国召开的那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140多个国家讨论2002年到2003年的那个联合国教科的参与项目,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参与项目。全世界一共47个项目,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这一个项目,格萨尔,就格萨尔,56个民族就一个格萨尔,这就是我们,也是对于我们祖国的一个贡献,因为在学术界为我们祖国增光,这个反回来对我们格萨尔的工作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和推动。现在我们正在申报,申报就是世界文化遗产,我相信,这也总有一天能够实现,现在已经定为国家级的文化遗产了。所以这个的话,对于提高我们的那个国际声望,促进国内各民族组之间的交往,促进中国和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有积极的好处。
主持人:降边嘉措把自己比作是来源于雪山的小溪,多年来他也正是以这种对于雪山的情感致力于格萨尔的研究和传播,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格萨尔,这部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是对藏族人民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历史的百科全书,降边嘉措和他的伙伴们的研究为它注入了国际化和现代化的生命力,可以说这也是藏族文化研究和发展的一个缩影。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