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云南希望工程“徒步独龙江”公益筹款活动圆满结束。参加活动的66名志愿者徒步穿越了独龙江公路,经过3个白天20多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将爱心传递至高黎贡山深处。本次活动共募集善款人民币90万元,用于怒江州和青少年有关的各种公益扶贫项目。图为志愿者正在通过独龙江上特有的藤网桥。 中新社发 杨波 摄
|
10月26日,云南希望工程“徒步独龙江”公益筹款活动圆满结束。参加活动的66名志愿者徒步穿越了独龙江公路,经过3个白天20多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将爱心传递至高黎贡山深处。本次活动共募集善款人民币90万元,用于怒江州和青少年有关的各种公益扶贫项目。图为志愿者正在通过独龙江上特有的藤网桥。 中新社发 杨波 摄
|
中新社昆明十一月十五日电 题:探访独龙江:一条路和一个学校
作者 马逢萃
“每年要运进去六百吨物资,每个马锅头(赶马人)一年要运送十五趟物资。这条路真是太苦了,连马都害怕,总要找机会逃走!”嘎达娜,中国最后一个马帮里唯一的女马锅头,一想起往独龙江峡谷运送物资的旧事,还是忍不住说苦。那是一条“让猴子也要掉眼泪”的路。
独龙江,在中国西南最遥远的大山里奔腾咆哮,它的东岸是海拔五千多米的高黎贡山,屏蔽着通往外面世界的通道,它的西岸是海拔四千多米的担当力卡山,中缅边境上的天然屏障。每年十一月到来年的四、五月,大雪封闭了雪山垭口,独龙江峡谷便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就在这深邃的峡谷中,居住着一个被称作“太古民族”的独龙族,四千多人全年的生产、生活物资曾全靠一条马帮路运送。
一九九九年,随着中国最晚修通的县乡公路独龙江公路顺利通车,每天都有越野吉普班车从贡山县城发往独龙江乡,到达乡政府所在地孔当村只需要七个小时。
由于公路修通,人马驿道被弃用,嘎达娜的马帮生涯也就此结束了。
不久前,记者随香港乐施会和云南省青基会主办的“徒步独龙江捐资助学活动”全程行走了这条蜿蜒在高黎贡山半山腰的碎石公路,不时有越野车和满载货物的卡车从志愿者身边经过。对于深居大山的独龙族人来说,获取外界的信息和运送物资比从前方便多了。
在孔当村一家小卖铺里,记者买了一罐四元钱的可口可乐。店主说,在公路修通之前,这种洋饮料对当地村民们来说绝对是稀罕物,大家关心的是怎么吃饱肚子。
在公路边露营的时候,一头野牛闯进了志愿者的营地,引起一阵尖叫。当地村民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独龙牛,仅在独龙江地区生存的国家珍稀动物,有一段时间很少见到,近些年数量明显增多了,经常大摇大摆出现在公路上。
在和独龙江乡党委书记彭学军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独龙江很适合发展生态旅游。国家实行退耕还林以来,独龙江乡共退出一万两千多亩土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峡谷中不仅林木丰美,野生动物也频频出现。
提起独龙江旅游,浮现于人们脑海的往往是这样的一些词句: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神秘的大峡谷、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高悬于两山之间的摇摇晃晃的藤篾桥、剽牛祭天、纹面女……今天的独龙江,峡谷的美丽风光依旧,刀耕火种的时代则早已成为过去,村里的年轻姑娘也不再纹面,为数不多的纹面老妇已成为一种旅游资源,游客们跟她们合影会支付一些小费。村民们已经意识到,这一方山水不仅可以赐给他们食物,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还会给他们带来财富。
二00六年十月,独龙江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落成,峡谷里的孩子们不用再花四五天时间翻山越岭到九十公里以外的贡山县城上初中了。这里的学生除了可以接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之外,还能享受到“三免费”、“两免一补”等特殊优惠政策,每个寄宿学生每月还能领到六十元生活补助,实现了“不花一分钱上学”。在贡山县高中,每年约有百分之十三点六的独龙族学生通过高考走向繁华的都市,他们之中已经有了硕士、博士研究生。在独龙江乡学校孩子们琅琅书声中,看到了教育改变独龙族人命运和乡村面貌的希望。
嘎达娜已经不做马锅头了,但在农闲时节她依然频繁来往于贡山县城与独龙江乡之间。在嘎达娜的指引下,那些不远千里万里来探访独龙江秘境的游客,不仅能够领略到绝美的峡谷风光,还能真切感受到一些令人心动的变化——相比山外的世界,独龙江人的物质生活虽依旧清贫,但随着公路的修通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落成,现代文明的曙光已经照进了这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