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24日电 “5.·12”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灾区生命、财产惨痛损失,令全中国乃至全球华人为之震惊、为之痛悼。他们不遗余力地出钱出力,以各种方式表达对灾区和灾民的支持、关怀和悼念。美国《侨报》5月23日刊发评论称,在用各种形式表达哀思、展现支持之际,每一个人都应随时提醒自己,多一些实际行动,少一些行为艺术。
文章摘录如下:
此时此刻,无论用什么方式、什么语言表达对死者和幸存者的追思、同情和支持,都是可以理解、毫不为过的。用各种活动为灾区募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原本是帮助灾区和灾民的大好事、大善事,但个别募捐者却似将形式看得比募捐本身更重要,有兴师动众搞筹款晚宴,所得款项却寥寥无几;有穿着累赘的汉服亮相筹款活动,热闹比别人多筹款所得却比别人少。
筹款活动的意图是善款,主角是不在场的灾区和灾民,个别人恐怕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当作了这一活动的主角。大灾当前,把灾情、灾区和灾民当作主角、放在心中、摆在首位,踏踏实实地为他们尽一份心,尽一份力,社会是不会忘记你的,就算真成了无名英雄,又有什么关系?倘若把筹款赈灾当作个人秀的大好舞台,把自己放在活动的焦点、中心,就算真个弄出点响动又能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庭广众之间,众人的心里都有杆秤,众人的眼睛是看得明白的。
亡者最大,先死为神,上香、燃烛、点烟,都是表达追思的一种方式,本身无可厚非,但过于追求这种形式上的东西,却在有意无意间将悼念本身淡化、虚化,说到底,是用一种凝重、严肃的形式,把追悼和哀思的凝重和严肃冲淡了。
地震虽已过去多日,但抗震救灾工作却只能说刚开了个头,伤者的治疗恢复、灾民的安置抚慰、灾区的清理重建,都绝非三月五月、甚至三年两载可以事功的,这些都需要全中国各地和海内外同胞持续不懈的关注,需要踏踏实实的帮助和实实在在的牵挂。对灾区的不幸者们而言,某片安谧星空下的999支闪烁蜡烛,恐怕比不过同等价值的几十箱净水;镜头前募捐者花费半小时穿上的曲裾汉服,恐怕比不上无名好心人送来的、用同样多布料裁制的蔽体单衣。毕竟,此时此刻灾情最大,灾民才是理所当然的主角。(陶短房)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