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山西网2月18日电 张宝顺代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引发了省人大代表、临汾市尧都区区长宿青平的深切感慨和强烈共鸣。
宿青平说:《报告》把政府自身建设作为主要部分提出,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仅体现出新一届政府执政为民、实事求是的工作立场,也为各级政府确立了一个检验执政水平和工作业绩的根本标准。
他认为:政绩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检验标准。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进程中执政的政府,要确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把握三个方面:
一、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注重人民的长远利益,这是一级政府首先要把握的方向和重点。
人民之所以需要政府,是需要政府比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带领和帮助他们去做他们看不到、无法做的大事情。这就要求政府在观念和决策上,不能站在人民的后边,而要始终走在人民的前面。
二、必须关心人民的眼前利益,急人民所急,千方百计维护他们的眼前利益和切身利益。人民利益有时是很具体的、现实的,像衣食住行、子女上学、医疗保健、冬季采暖等。解决了他们的眼前利益、切身问题,群众才会满意。这就告诫政府,我们的政绩还在于要解决好这些“小事”,如果只追求干大事,而忽略了这些小事,就会脱离群众。因为在群众利益上,只有长远和眼前之分,并没有大小之别。
三、必须坚持高质量、高效益,使每一件事都能经受住科学和时间的检验。政府为人民服务是要让人民得实惠,向人民负责,这就必须在涉及人民利益的每件事上做出质量,做出效益,牢牢把握所做的每一件事的最终结果。如果有些事费劲辛苦做了,最终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甚至造成损失,即便该做,也是劳民伤财。
宿青平说:凡是让群众满意的事情,都是我们正确地把握了既注重人民的长远利益,又关心人民的眼前利益,同时又力争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很好。这样,人民才会满意。这样的政绩,才能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山西日报/记者李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