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9日电 《中国经济时报》今日刊载文章指出,中国股市投资环境日益恶化,投资者信心极度匮乏,优质蓝筹股逐渐赴海外上市,问题百出的中国股市,有可能慢慢蜕变为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空心化趋势。
文章提到,有统计显示:中国股市自诞生这14年来,7000万开户的股民为中国股市投资了24500亿元,但经过股市这个大染缸的“二次溢价”截流,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印花税交易费以及其他诸多“提留统筹”(内部职工股、转配股、国有股、遗留问题股、债转股……)负担后,到达上市公司这个层面上运用的资金实际只有8500多亿,但投资者总体付出却是24500亿资金。也就是说投资者只有三分之一的钱被“融资”到了上市公司,大量金钱都消失在繁杂的中间环节了。
文章指出,14年间,与投资者巨额亏损情形相反的是,在投资者投资的24500亿元中,国家从中征收印花税收入2100亿、券商收取佣金手续费2100亿元、申购主力资金洗劫5500亿、各种黑庄主力洗劫2000亿……经过这样的数次分配后,流通股股东各个都被剥得成了皮包骨头,对于这样的股市有何投资价值可言?
文章还提到,最近也有人对市场中所有的投资者做了一项调查统计,显示70%的投资者对股市已经失去信心,准备离开股市。这说明经过长达42个月的大熊市,股市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严重恶化,其安身立命的制度基础也已经发生严重动摇,并且股市的生存土壤出现严重退化。因此对于股市这种“关起门来打老婆”的行为,实在让人难以理解,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及时改善,投资者远离股市是迟早的事情。
文章指出,一项资料统计表明,在海外上市的250家企业的总市值达到2500亿美元,超过国内A股的流通市值。海外上市的十大中资股公司的净资产总额高达10600亿元,净利润总额高达1460亿元。而深沪两市中流通市值最大的十家公司净资产总额仅为2729亿元,净利润总额仅为262亿元。
文章提出,为何这250家境外上市的企业会有如此大的市值?在仔细分析了境外上市公司后才不难发现,一些优质的能源、交通、通讯、金融类大型龙头企业和垄断企业都列在了境外上市公司的名单,而这些都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命脉、决定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的支柱产业,这些行业中的企业,在境外上市的数量而且在逐渐增大,而这样的结果是导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走出了国门、到境外上市,让境外的投资者去投资中国的优质企业、去分享中国经济高成长带来的成果。
文章称,由于国内股市与经济发展背道而驰,并让国内的股市投资者屡屡受损。因而有很多人都发出疑问,3年半以来,中国股市持续走熊的时期正是中国经济走势最为强劲、国际经济地位显著提升的时期。股市却出现了反经济增长的走势,在全世界股市屡创新高的过程中,中国股市却连创新低,整个市场呈现出水深火热的惨烈景象,在几乎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损失惨重并参与意识极大削弱的情况下,还有很多上市公司违规造假问题频频发生。由于股市畸形体制问题的存在,身兼监管和审批职能的证监会缺乏必要的监管手段,往往只进行象征性的惩罚,造成违规成本过低,从而更加助长了违规分子的气焰。长此以往股市的投资生态环境将更加的恶化,现在投资者能够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简直就是奇迹。
文章强调,目前中国股市还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若再不及时改善,怎能不感到前途渺茫。因此在目前这个让股民倍受煎熬的市场状况下,应该考虑如何让利于民,将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清楚。然后通过市场化的游戏规则发行、上市优质的股票,加强股市的核心竞争力,不要让其空心化。
文章提出,应该鼓励优质的大型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但前提是必须要在解决股市历史遗留问题、改善市场投资环境和增强投资者信心后进行,否则也吸引不到优质的上市公司。因为境外上市虽然第一次发行市盈率没有在不规范的国内市场高,但再融资能力极强,而不是一锤子的买卖。因此国内股市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下,必须先正本清源、治病救命,这才是中国股市摆脱空心化趋势的革命之举。(苏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