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久违”的胜利,“久违”的不仅仅是我们又依稀触摸到了中国女足辉煌的影子,而是中国女足在气质上的一种恢复。在多曼斯基的调教之下,这支中国女足正在重新找回昔日的铿锵之气,重新以一种强队的姿态去迎战对手。这也正是多曼斯基点金之笔中的要害所在。
作为世界女足曾经的豪门之师,中国女足一度引领着世界女足的进攻潮流,但在三年前被德国女足“痛击”之后,我们实际上就已经彻底告别了所谓“铿锵玫瑰”的时代。
和孙雯、刘爱玲那一辈的黄金一代相比,中国女足绝对实力的衰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是执教仅仅一百多天的多曼斯基也无法改变的。但在昨晚和丹麦一战之中,多曼斯基麾下的这支中国女足却始终在场上处于一种强势的进攻状态。四个月的执教,多曼斯基显然无法彻底改变女足的技术能力,但四个月的时间,这支中国女足身上却依然打上了多曼斯基“铁娘子”的烙印———执着不息地进攻,就像一朵带刺的玫瑰。
如果说,气质上的恢复是多曼斯基为中国女足找到的药引,那技术环节上的强化就是多曼斯基为中国女足配置的药方。
昨晚宋晓丽的那脚远射堪称为“世界波”,不过,只要你稍微回忆一下世界杯开战之后的镜头,就会发现这样的“世界波”几乎已经泛滥。就在中丹之战前的巴西和新西兰一战,巴西人就一口气奉献了三脚堪比宋晓丽远射的精彩进球。其实,“世界波”的泛滥并非偶然,由于受到先天身体条件所限,女足的门将对于球门的控制范围有限,只要射门的高度和力度足够,女足门将几乎只能望尘莫及。而这种先天的能力缺陷同样也体现在角球上,男足比赛,角球的最佳的落点往往是在小禁区线附近,这样可以避开守门员的出击范围,但女足比赛,越接近球门的角球却往往威胁越大。
多曼斯基显然准确地洞察到了女足比赛中的这些“性别特性”,并将其坚决地贯彻到了实战技术中。而这些技术细节恰恰正是多曼斯基在平时训练反复操练的内容。所以,与其说是宋晓丽的世界波带来决胜一击,不如说是多曼斯基早已经运筹帷幄。
也许,现在还无法断言多曼斯基能够带领中国女足走多远,但这个瑞典人却让那朵饱经风霜的玫瑰又露出了锋利的花刺,在已经回荡在我们耳边数年的破碎之声中又有了铿锵的音符。(唐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