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三年之后,中国还会有相对成功的电视选秀节目,但不会超过两家,一家主打歌唱,一家主打形象。留给中国电视业界的,是新一波潮流的寻寻觅觅。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过去的一年,“超女”影响力的相对跌落,并未影响电视选秀节目的声势,《加油,好男儿》接过了话题的接力棒,同时《我型我秀》、《梦想中国》、《绝对唱响》、《红楼梦中人》、《名师高徒》,乃至一些地方台的小节目,共同撑起繁花一片。
那么,这些花儿在新的一年里还能红多久?
我们现在能知道的消息是,虽然《梦想中国》停办,但“超男”、“加男”、“型男”仍将同道冲刺,一个充满肌肉和奶油的夏天卸装以待。
在“后超女时代”,也许男色的话题还将博得相当的注意力,但选秀本质的瓶颈将显露无遗。在两三年间,美国人八年来对《美国偶像》的热情将被中国的电视节目集中挥霍。而这背后是一个不鼓励创造力的机制以及顺应而生的想像力惯性。
不妨回顾一下超女的成功。如一位选秀节目制片人所言,这类节目的关键在选手,只有选手才是所有策划、炒作之外最让人琢磨不透的因素。
2005年的李宇春自然是上天的礼物,但同样的礼物第一回拆才有新鲜感,到了去年,同类的选手早早被打入冷宫。而制作单位似乎还试图延续李宇春话题的思路,最后把冠军包装成一个“白领草根偶像”,不过徒有话题之形。
可以说,在想像力惯性之内,去年一些节目的策划已经给出了自己最好的答卷,但无论是“性别错位牌”,还是“配对牌”,就其选秀本质上还是甩不掉同质竞争的底牌。
而任何文化形态的跟风潮从来不会超过五年。以美国电视业为观照,大型选秀节目不过“美国偶像”与“超级模特”两家,而且内容差别极大。
如传播学专家苗棣所言,选秀节目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播出节目资源分散,并不是说选秀这个节目形态不行,而是泛滥之后质量跟不上。继续沿着这个思路,节目资源的分散并不必然导致跟风,这一现象的背后恐怕是一个奖励稳妥、惩罚新锐的监管制度的存在,既然一个安全而又受欢迎的节目形态就在眼前,何必另辟他径。然而这恰恰引来一个新的悖论,质量不一的跟风制作会把选秀的影响力提高到一个虚妄的高度,同时放大这类节目在道德人士眼中的瑕疵,从而引来监管部门的干预。所以就有了两个半月的限时令。
可以预测,在观众的审美疲劳与监管部门行政干预的双重压力下,2007年的电视选秀将面临最后的热潮,春天来得太快,而秋天就在路前。
在两三年之后,中国还会有相对成功的电视选秀节目,但不会超过两家,一家主打歌唱,一家主打形象。留给中国电视业界的,是新一波潮流的寻寻觅觅。(牛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