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聚焦海上丝路 裘援平:友好合作共赢之路
4月11日,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海上丝绸之路与华商经济”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出席并致辞。中新社发 刘关关 摄
中新社海南博鳌4月11日电(彭大伟)中国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将如何带动沿线华商经济发展?11日下午,来自海内外的60余位专家学者和华商代表围绕“海上丝绸之路与华商经济”主题展开了对话交流。
当天下午,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的“博鳌亚洲论坛·海上丝绸之路与华商经济”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
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裘援平致辞时表示,距今2000多年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亚欧非国家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是促进东西方人文交流的友谊之路,曾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裘援平指出,可望复兴的新丝绸之路,是当代中国与世界各国利益交融的发展通途,是推动睦邻友好、区域合作的共赢之路,将为世界和地区繁荣安宁发挥重要作用。
裘援平强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与两岸四地合作机制和中国—东盟自贸区高度重叠,而且沿岸还聚集着4000多万华侨华人,是海外华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完全能够形成升级版的区域陆海合作新格局,造福地区各国、沿线人民和广大华商。
裘援平希望海内外学者与华商充分发挥智力和资本优势,把握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新机遇,在中国与邻国之间、智慧与财富之间、思想与行动之间搭建起桥梁,让新丝绸之路建设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席王赓武回顾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他表示,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发展,海外华商以及中国的企业家与中国政府都应重新审视全球海上贸易的模式。
“经济增长取决于市场规模的扩大!敝泄缈圃菏澜缯斡刖醚芯克ふ庞钛啾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构想,沿路涉及的国家市场规模越大,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交往的人就越多,分工也就会越细化,从而使得“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质量越高”。
对于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具体路径,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指出,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他表示,因为很多大型互联互通项目等合作目前暂时见不到直接商业收益,需要由政府打前站,“但是仅仅有政府主导,如果企业不跟进或见不到收益,那肯定也不可持续”。
李向阳建议,应将经济合作和非经济合作广泛结合,从而更好地打造在周边地区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指出,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将为广大华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查道炯表示,能源合作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华商在帮助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与共同开发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在总结时,中国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何亚非表示,全球华商、特别是东南亚华商可以在推进产业梯度转移与转型升级、参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促进人民币区域化、深化海洋经济开发合作等方面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挥积极作用。
在分论坛上,专家学者们还与在场华商代表和听众就化解过剩产能、节能环保、新能源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气氛热烈的讨论。
与会人士表示,发挥海外侨胞“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促进海内外学者与华商智力和资本优势的有效结合,对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升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水平,打造区域合作升级版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完)
专题: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