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不足五平米,三面都是书柜,三张简易小桌和四周的黑色方凳把地面填得满满当当。这样一间连转身都很困难的房间,看起来与“豪华”并不沾边,但在它的主人林晓龙眼里却是一间“豪宅”。
在香港,像这样由一个普通住宅单位分隔出来的小房间并不少见,当地人称之为劏房,刚刚30岁的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毕业生林晓龙就是这间劏房的租客。
面积不足五平米,三面都是书柜,三张简易小桌和四周的黑色方凳把地面填得满满当当。这样一间连转身都很困难的房间,看起来与“豪华”并不沾边,但在它的主人林晓龙眼里却是一间“豪宅”。
在香港,像这样由一个普通住宅单位分隔出来的小房间并不少见,当地人称之为劏房,刚刚30岁的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毕业生林晓龙就是这间劏房的租客。
每天,林晓龙要穿过狭窄的走廊,才能到达自己的房间。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他安排自己读书、学习、吃饭、洗衣。
在这里,他还要开设补习班,为学生做课业辅导,以此来赚取生活费并支付房租、水电费。学生多的时候,林晓龙甚至要坐到马桶上为大家教课。房间内没有可以容纳一张床的空间,夜深的时候,他就蜷缩在桌子的一侧,安然入睡。这样的住宅生活并不让人轻松,但是林晓龙却将其称之为“豪华的劏房生活”。
【同期声】劏房租户 林晓龙:相对于一般的劏房和不切实际的居所来看,真的是应有尽有,这里有独立的厕所,有冲凉的地方,有冷气,能上网,有电视、有电脑。在这个时代,在香港需要的高科技的产品和生活需要或者工作需要,都集中在这个50尺的空间了。在物质上称得上(豪华)。
【正文】林晓龙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他的劏房生活始于2012年8月,当时还在读硕士的他,因为家庭中的变故,找到这间位于香港元朗的不足5平米的劏房。这个房间,是由一个住宅单位分隔成的四间劏房之一,月租要2800元港币。从此,从未离家独住的林晓龙,吃、穿、住、用、交房租以及水电费等等生活琐事都要自己操心。
林晓龙说,初入这间劏房的时候,其实没有丝毫“豪华的感觉”。
【同期声】劏房租户 林晓龙:(刚搬进来)好像准备坐牢一样。我一开始没有这么乐观的,我是在这里讲哦,书里没有讲。真的是发怒哦,自己想这是怎么回事,工作还没准备好,(补习的)同学就要来了,我又生病了,自己很生气,拍桌子,把书扔到地上,说我不做了,同自己讲。最后,发完一通脾气勉強还是要去做。
【正文】在这样小的房间里,林晓龙也有过一段迷茫,狭小的空间让他感到压抑,周围隔音不好,也让他常常感到被“骚扰”。但是爱读书的他,一本接一本的读书,逐渐将书架填满,现在房间里总共收集了1300多本书。这些书,涉及中国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诗词、人物传记等多个方面,林晓龙也从书中找到了乐观的理由。
【同期声】林晓龙:书真的好重要,是我谋生的工具,提升自己能力的好帮手。乐观、保持希望,也会找一些其他的书来鼓励下自己,听他们讲,我现在都觉得越王勾践都很厉害,看这些会令我自己增強斗志。我都不需要太过悲观,做自己喜欢做的,而且觉得对以后有帮助的事情就快乐了。
【正文】为了谋生,林晓龙做起了自己喜欢的教学工作,办起了培训班。好的时候每月能够收入一万三千元港币,赶上学生放假,每月则只有五六千块钱,勉強可以平衡收支。
2013年,林晓龙将自己住劏房的经历和心得写下来,透过年轻作家创作比赛出版了《我的豪华劏房生活》一书。在书中,他将自己巧妙利用空间的心得,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心态的故事娓娓道来。没想到,这本书出版后广受关注。林晓龙说,他最初想出书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只是为了赢得3000元钱的参赛奖金。
【同期声】林晓龙:一个写作比赛,我看到有3000块钱的,差不多够交一个月的租金和税费,我想不妨试一下,反正自己都会记一些生活上琐事,趣事,试一下,写了一个计划书。结果,3000块钱拿到手。
【正文】林晓龙说,香港是一个商业社会,赚钱在港人的观念里面很重要,以前他跟随父母一起生活,不太关心生活的疾苦。但是,经历过在劏房里面生活的日子后,他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变。
【同期声】林晓龙: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好封闭的人,不太关心外面的事。其实正确来讲,如果现在回看的话,自己以前有点视而不见。他关我什么事,他住天桥,或许就是他无路可走了,我可能会这么想。现在人生态度或者会有所不同,会多看一下,多留意一下,身边发生的事和人。如果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能帮的就帮。
【正文】林晓龙说,自己的“豪华”劏房生活,以后还将继续下去。但是,自己不会一直住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他希望以后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教师工作,也希望有一个真正豪华的房间。眼前这间狭小的劏房,不会遮挡住他心中的梦想。
【同期声】林晓龙:世界上任何人都希望有个窝,一个属于自己住和建立家庭的地方,没有人想走来走去,搬来搬去啊,居无自己的住处,我自己努力下啦。
赵安源 陈筱菲 香港报道
关键词:
分类名称:
CNSTV